■ 郝凱
一場關于思想的盛會、教育的盛會,讓人們的目光聚焦聊城,聚焦黃河文化。
11月14日至15日,由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全省黃河文化育人“匯·展”現(xiàn)場會在聊城召開,旨在傳承黃河文化,創(chuàng)新育人方式,推動區(qū)域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會議以“潤心 培根 鑄魂”為主題,通過黃河文化育人成果匯報,黃河文化主題學習課堂課例展示,舞龍舞獅、扇子舞、查拳、剪紙等黃河文化非遺展演等形式,圍繞黃河文化育人資源深度融入課程體系建設、黃河文化育人資源系統(tǒng)嵌入課堂教學改革、黃河文化育人資源有效切入學校文化發(fā)展等進行了展示交流。
“覽百川之洪壯兮,莫尚美于黃河。潛昆侖之峻極兮,出積石之嵯峨”,晉代成公綏的《黃河賦》如此描寫黃河奔涌。從高原到平川,從黃土到濱海,黃河極大地影響了中國的地形地貌,也塑造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在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劉燕飛看來,黃河與華夏文明,有著同樣的底色,百折不屈、一路奔騰、東流到海折射了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特質。“教育的使命與起點是進行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我們要對黃河文化教育資源進行篩選,建設黃河文化活動化校本課程、學科化學本課程,積極開設富有地方特色的黃河文化學科課程、主題活動課程和學術社團。”劉燕飛說。
共繪黃河文化盛景,圍繞“潤心 培根 鑄魂”這一主題,教育應如何發(fā)力?東昌府區(qū)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趙學成在主旨演講中闡發(fā)了黃河文化育人的四個維度。“通過‘潤、協(xié)、踐、動’多種途徑,將黃河文化育人資源與課程體系建設相融合,構建以環(huán)境育人、協(xié)同育人、實踐育人和活動育人四個維度為導向的育人新體系,教育引導學生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自覺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趙學成講道。
近年來,聊城充分挖掘黃河文化的育人資源,緊密結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建設,形成了專題課程、學科課程、項目課程、研學課程四位一體的特色課程體系。此次會議開設了三個分論壇,分別以“黃河與運河交響”“黃河與海洋對話”“黃河與紅色印記”為主題,共同探討黃河文化育人的理解和探索。全省各市、縣教科研機構負責人、教科研人員,有關學校負責人、骨干教師,高校相關專家共600余人參加。
大河奔騰,造福人民。“黃河孕育的璀璨文明,傳承至今;黃河鍛塑的民族品格,堅守至今。黃河文化育人,可以為子孫后代注入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中心教授艾少偉認為,舉辦黃河文化育人“匯·展”現(xiàn)場會,就是弘揚黃河文化的創(chuàng)新舉措。通過此次會議,觸摸黃河文化的根與魂,講好新時代波瀾壯闊的黃河故事,把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取得的成效,轉化為育人的新路徑。
知其所來,明將所往。在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薄存旭心目中,弘揚黃河文化、講好新時代的黃河故事,實現(xiàn)黃河文化育人,首先必須“讀懂”黃河和黃河文化,從心底里認同: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發(fā)掘黃河文化內涵,活化黃河文化遺產,為青少年講好黃河故事,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薄存旭說。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顒又校脑沸W和文苑初中的《龍獅舞動黃河魂》、聊城七中的《太極功夫扇》、聊城第二中學的《傘棒·運河情》、東苑中學的《中華拳韻,盛世鼓風》和郁光小學的《非遺面塑》、東關民族小學的《科技繪夢》、明達街小學的《沿九曲脈絡尋齊魯黃河》等16項課題、案例、非遺課程項目在操場上進行了集中展示,盡顯我市青少年的朝氣銳氣。在總結會上,聊城第四中學、聊城第六中學、啟明小學、鼎舜小學等學校進行了黃河文化育人成效展示。
通過一系列關于黃河文化育人工作和形式的探索,全省教育工作者對黃河文化育人及其教育要素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把握。劉燕飛表示:“相信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參會教師提升了課程建設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學生也更深切感受到黃河文化精神的精髓和內涵。”
“黃河這條古老的河流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潤心,培根,鑄魂,黃河文化定會成為激勵青少年成長奮斗的精神力量。”市教育考試與教學研究院副院長熊永星說。
2024-11-20 09:16:59
2024-11-20 09:13:42
2024-11-19 17:39:16
2024-11-13 14:35:34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聊城新聞網(wǎng)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lián)合主辦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wǎng)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